小人物狂想曲, 揭了人性的短也透出生活一缕光

  网剧《我是余欢水》海报。

  一部只有12集的网剧《我是余欢水》隐隐有了“小爆款”的意味。剧集的精简度、表演上的准确度,都是该剧留住观众的理由,是它在网上荡开涟漪的原因。而引发第一波流量关注的,则是剧集的主人公——一个真正“贴地”行走的小人物。

  剧中的余欢水,想要维系自己人到中年的体面。然而,事业、家庭、社交等各个层面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剧作者从生活里搜罗到许多人在生活中习以为常、微不可察的困境,用荒诞喜剧的手法,包装了一出小人物的狂想曲。尤其是剧集的前半程,它仿佛窥探了一部分中年人的生活,又预知了一部分年轻人若干年后的样子。看着曾经意气风发的青年被自己的谎言与投机心,被生活的意外磨去所有锋芒和棱角,多少人会生出些内省的感同身受来。

  故事的最后,编剧给了三个结局。有职场和生活全面逆转走上“人生巅峰”的梦幻型尾声,有余欢水离开这座城市的开放性结果,还有他因失血过多没能抢救过来的隐藏版本。那一刻,剧集的创作意图呼之欲出:借小人物狂想曲,揭了人性的短,也透出生活里始终存在的一缕光。

  细节与演技相互成就,塑造出一个活生生的小人物

  如果有年度最窝囊的男主角评选,余欢水当可入围。他在前六集的生活可以浓缩为16个字“人到中年,碌碌无为,瞻前顾后,懦弱胆小”。

  工作上,他的业绩比不过自己带出道的徒弟,为人处世比不了同事的左右逢源。家庭关系里毫无威严可言,妻子早就心猿意马,只在他答应买车那天给了点好脸色;儿子也认定老爸不学无术,在被批评怎么到小学还搞不懂汉语拼音时,脱口而出“我爸小时候也不会”。在友情里,更是遇人不淑:兄弟相称的老朋友一边欠着他13万元的旧账,一边几次三番把他忽悠到里子面子全无。就连随便一个外人,也能在他头上耍威风,明明是邻居带狗坐电梯不牵狗绳,任凭小狗撒尿,可被怼到无言以对的,却是唯唯诺诺的余欢水。

  窝囊到骨子里的男人为何没让观众批评“违和”,反倒是“人人都是余欢水”的话题一度不胫而走?有着生活质感的细节与演员准确的表演,共同撑起了现实感,塑造出了一个活生生的小人物。

  曾经有段时间,观众集体发问:剧中为什么大多“精英”成群?常见的主角里,企业高管、业内大佬比比皆是。他们的困境,常常与天价的合同相关联,与动辄就能引发业界震动的行业决策相关。

  《我是余欢水》难得的,是把真实的中年困境掰开了,毫不矫饰地呈现出来。早餐桌上,孩子没喝上牛奶,这事儿值不值得夫妻间不欢而散?平常人家都会答,心情低压时,一丁点儿小事就能引爆。公司里,眼见孩子放学的时间临近,接孩子要紧还是手头业务重要?兢兢业业上班的人恐怕也得两手一摊:这题好难两全。老丈人家的中秋家宴上,打肿脸充胖子把自己带去的红酒说得身价高一些,这有多虚荣?可能不少人会思忖:这可能也是我在脑海里纠结过的事。

  时时处处,余欢水的困境没有多么高深,看起来都是些“送分题”。但生活中人会明白,人性的短很多时候会溜出来偷偷作祟,就像主角郭京飞所言,“生活,没有那么多尽如人意,谁都可能是处在夹缝中的那个”。

  沮丧时不忘保留温暖和希望,是创作者的善意

  《我是余欢水》根据小说《如果没有明天》改编。原著里,余欢水在结尾时才知道自己的癌症晚期实为误诊。网剧把真相揭开的时间点提前,剧情尚未过半,余欢水就得面对“生命还长,余生怎样活”的问题。

  同样值得称道的是,触底的小人物并没有凭“主角光环”一招逆袭。相反,编剧为他设计了谎言套谎言、越陷越深的难题。他无意间撞破公司管理层的违法勾当,虽不明就里,但他将计就计,琢磨的是“也许可以敲一笔”;他被鲜花掌声包围,源自一场误打误撞的意外,但作为“既得利益者”,他没有站出来澄清;他也一早知道自己被误诊,可是面对企业的营销手段、“将心比心”的炒作者自白,他又一次退却了。事情在荒诞喜剧的手法下越闹越大,终于走到了不可收拾的局面,发现自己丢失了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尊严后,余欢水才开始自我反思,剧作也正式切入到“救赎”的戏码。

  “临终关怀”志愿者栾冰然像是一缕阳光,照进了余欢水的生活。沮丧时不忘保留温暖和希望,是创作者的善意,而对观众来说,这个剧中唯一美好的角色,更像是解析剧情的引路人,帮余欢水也帮观众看清所有困境的内核。

  对照纯洁又天真的栾冰然,男主角想起了自己年轻时的模样。十多年前,他也曾风华正茂,对未来雄心壮志。可一场车祸,以及他因此撒下的谎,改写了他的世界、他的内心。所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余欢水的遭遇其实并不完全归咎于“世事无常”,谎言才是致命伤。当创业可以再度出发,人生可以重新启动时,一个“不值得的小谎言”滚雪球般引发人生无尽荒诞,这,才是真正悲剧的诱因。而栾冰然的到来如一缕阳光照进他已暗潮的内心,决心“重新活过”,给了这个小人物最大的逆袭驱动。

  至于剧中其他角色讽刺的人性之短,也在一场闹剧后发人深省:有的是“永远说真话有多重要”的扪心自问,有的是“原则问题上来不得行差踏错”的人生警钟,更多的是“利益与高尚该怎么选”的灵魂拷问。快节奏的生活,越来越多此类问题变得习焉不察。正在此时,余欢水带着问题来,留下三个答案而走,无非就是让屏幕前的你我他看看自己,问一句——我所追求的人生究竟为何。

  曲终人散,生活继续。如果说余欢水前半程的难处曾让多少人共鸣,那么结尾“重新活过”四个字,也许就能给多少中年人换个活法的勇气。本报首席记者 王彦

[ 责编:张晓荣 ]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