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转型碰壁 从业者期待延长资管新规过渡期

f666d9e2c1ca9e3b4d3a287d6995fa02.jpg

  银行理财转型碰壁 从业者期待延长资管新规过渡期

  “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时点渐渐临近,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也为不少银行存量资产的处置带来挑战。北京商报记者近日在调查中发现,多位银行业从业人士都对行内理财业务转型感到焦虑,认为按期完成资管业务转型有较大难度。在分析人士看来,从监管的层面来看,鉴于业内的转型困难再叠加此次疫情,对于“资管新规延期”的可能性较高,但是延期不代表无限期的延续,资管机构要端正态度做好相应的安排。

  “新旧转换”处置遇难题

  2020年是“资管新规”过渡期的最后一年,疫情给不少银行存量资产的处置带来挑战,如果在过渡期内不能解决问题,那么2020年的产品发行计划将难以执行。北京商报记者近日采访多位银行业人士发现,不少从业人士都提到,按期完成资管业务转型仍有较大难度。

  一位城商行相关负责人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自“资管新规”发布以来,行内就一直按照监管要求逐步压降存续资产,制定整改计划,截至2019年底行内理财存量资产较“资管新规”发布时下降超过50%,也有了一定的成果,但受疫情的影响,目前复工情况偏弱,也对重启存续资产处置带来了一定影响。

  “各个银行的情况的确不太一样,但大部分都面临着过渡期如何处置原有存量资产的问题。”
一位股份制银行业务部门负责人说,原来银行理财资金发布的期限很短,可能是几个月,但现在理财产品多存在期限错配,产品端的期限普遍在一年以内,资产端期限较长,所以过渡期很难把一些存量资产处置掉。

  第三方机构的研报也反映了多家银行的担忧,根据普益标准对50余家中小银行的调研显示,在2020年底前,能完成存量老资产规范整改并实现净值化转型的中小银行机构比例不足30%,有73%的银行机构无法按期完成存量资产改造;有超四成以上的机构不能按期完成改造,存量老资产占理财总资产比例依然达20%以上。

  有多位中小银行人士告诉记者,“一些体量比较大的银行压力更大,完全压降还是做不到的”。一位国有大行理财经理也向记者表达了他的担忧,“大行股份制行压力都比较大,激进点的农商行城商行就更不用说了,很多非标业务的占比是根据监管上限来的,所以银行压降存量完成的难度比较大”。

  流动性差难觅交易“对手”

  2018年4月27日,《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即“资管新规”)出台之后,理财产品市场迎来巨变,在监管明令要求下,银行理财业务升级转型提速。在存量资产的处置过程中,非标资产和权益类资产就成为不少银行“头痛”的问题。“资产配置基本以持有至到期为主,若为满足压降要求进行交易可能会导致一定的亏损。”一位城商行资管业务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提到,非标资产和权益类资产流动性较差,很难寻找到合适的交易对手。

  一家国有大行相关人士也坦言,主要还是非标业务的处理难度比较大,加上疫情的影响,肯定会推后时间。处置的难点就在于,非标业务资产周期较长,短时间无法到期;非标业务涵盖大量的产业基金项目,资金需求无法短期中断。

  中国邮储银行高级经济师卜振兴表示,目前银行转型的困难包括净值化管理,不能做保本保收益的操作;从产品运作上要求规范资金池运营管理,禁止期限错配;禁止产品之间相互倒仓、调节收益;还有降低杠杆水平,消除多层嵌套,设定负债比例上限等问题。

  从普益标准调研银行机构的反馈看,中小银行资管业务转型过程中面临的前三大挑战分别是投研能力、投资者教育、系统建设,这三大挑战正好处于理财业务投资端、营销端、运营端等三大环节。需强调的是,若单看各银行机构列举的影响资管业务转型最大因素,有近四成机构认为,投资者教育是理财业务后期转型的最大难点。

  一家股份制银行相关人士也坦言,这几天银行已经在逐步推行净值型理财产品,但是客户在接受上还需要一个过程,所以在推行符合“资管新规”的理财产品时,有一定难度。

  “另外,监管还要求建立资管产品统一报告制度,建立从产品成立到产品终止完整的信息报告流程,覆盖产品标准、数据格式、募集信息、基本信息、资产负债信息等内容,这都是当前银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卜振兴补充道。

  注重灵活性避免“一刀切”

  随着时间的临近,是否会延长“资管新规”过渡期的问题也引发市场广泛关注。“现在最不好处置的就是非标资产,从时间来看,如果不延迟过渡期,有一些产品期限的确会比较长,而且没有办法自然到期。体量更大的银行非标处置的难度更大,而且进度也会比较慢。”一位股份制银行人士坦言。

  早在2019年8月,证监会原主席肖钢就曾呼吁延长资管新规过渡期。肖钢表示,根据银行的反馈和执行,集中在非标资产处置难度大、进度慢,引起延长过渡期强烈诉求。

  近期,受疫情影响,业内关于“资管新规延期”的讨论继续升温,最近的一次监管部门明确回应是在2020年2月7日,当日人民银行副行长、外汇局局长潘功胜表示,“这是可能的,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正在做技术上的评估”。

  北京商报记者采访的多位中小银行人士也表达了“2020年底很难完成处置,应适当延长过渡期”的愿望。那么机构所需的过渡期要多长?按照普益标准调研的机构反馈,若按当前进度稳步推进存量老资产的改造和净值化转型,21%认为需要延长过渡期半年至一年,41%的机构需要延长过渡期一年至两年,11%的机构需要延长过渡期两年以上。

  融360大数据研究院分析师殷燕敏分析认为,从监管的层面来看,鉴于业内的转型困难再叠加此次疫情,对于“资管新规延期”的可能性较高,但是延期不代表无限期的延续,依然需要有序科学的管理,在保障金融机构公平合理的竞争前提下,逐步实现转型。

  “希望监管给予一定的扶持。”一位中小银行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对监管来说,建议应对存量资产逐笔分析,有针对性地制定处理方案,避免“一刀切”的处理方法。2020年底难以完成处置的,应适当延长过渡期。针对非标资产和权益类资产适当放松监管口径,对于符合回表要求的相关资产,交易时为了平稳过渡,防止风险事件发生,希望能不按偏离要求进行,回表时提前进行报备即可。

  “资管新规延期的讨论实质上反映了金融机构的一种迫切希望,当前业务转型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希望监管能够结合实际情况,适当延长过渡期限。”卜振兴也直言,监管机构要当好裁判员,统一标准、避免套利,同时要根据市场的情况,及时调整政策,要把握政策的节奏,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统一,不但要重视政策制定的合理性,也要关注政策执行的可行性。而金融机构要端正态度,坚持打破刚性兑付、在减少通道嵌套、降低杠杆水平、服务实体经济方面要做好相应的安排。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